主营:高低温冲击箱、冷热冲击试验箱、两箱冷热冲击箱等设备
400-822-8565
158-9969-7899
电子设备工艺可靠性管理指南
工艺可靠性管理的一般要求
工艺可靠性管理的一般要求应主要控制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五大因素,以保证工艺加工的正确无误;同时利用检验、试验的原始记录信息运行FRACAS,以消除工艺加工的缺陷。具体如以下所述。
3.3.1 工艺可靠性设计的一般要求
工艺可靠性设计与产品工艺设计同步进行,由工艺设计师实施。设计结果是有可靠性要求的工艺技术文件。因此,要求工艺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制造、安装、调试、包装、运输等工序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,工序安排要避免操作差错、易于发现和排除缺陷,确保实现可靠性设计水平的实现和产品、设备、人员的安全。
工艺技术文件的一般要求
3.3.2.1 评审要求
工艺设计中的可靠性技术应经评审,并经验证可行、有效后形成工艺文件。
3.3.2.2 完整性要求
生产现场使用的工艺文件应完整、清晰、审签手续完备,其内容应包括:
a. 工艺的加工过程(工序名称、内容及要求)和工艺参数及操作注意事项;
b. 所使用的原材料牌号、规格、配料比例、加料顺序;
c. 所使用的设备、仪器仪表、工夹量具;
d. 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等。
3.3.2.3 协同操作要求
需多人同时操作的,或需要其他工种配合的,或需要一人操作、另一人监督,以确保产品可靠性和生产安全的,应在工艺文件中作出规定。
3.3.2.4 可靠性关键件、重要件要求
关键件、重要件的工艺文件应作出明显标记,以在生产中严加控制。
3.3.2.5 参数变更与修改要求
对成熟工艺参数的变更,应经过充分试验、验证,并严格按有关程序更改工艺文件;对新工艺方法应经过论证、试验和鉴定后形成工艺文件。
3.3.3 工艺设备的管理要求
3.3.3.1 使用、保养、维修、计量的文件要求
生产过程使用的设备、仪器仪表、计量器具、工装等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、保养与维修说明书,并应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,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。其技术性能应满足产品加工的质量要求。
3.3.3.2 新购和改造设备的鉴定要求
新购进的设备及经过技术改造的设备,应经过试用和鉴定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。
3.3.2.3 保管与维修要求
所用设备、仪器仪表和工夹量具等应由专人负责保管,并定期维修。
3.3.4 原材料、元器件的管理要求
3.3.4.1 采购要求
应对原材料、元器件生产厂家进行认证,合格的方准采购其产品。
3.3.4.2 复验入库要求
所采购的原材料,应检查其规格、批次和有效期,在进行了主要性能参数的复验合格后方准入库;使用时应有专人负责核实,不得使用不满足要求的原材料。
3.3.4.3 代用要求
使用代用料和代用件,应由设计师和工艺师按规定程序办理,并在图纸和工艺文件上签字。
3.3.4.4 “三新”鉴定要求
新研制的元器件、材料或配方,应经过试用和鉴定,并经设计师和工艺师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。
3.3.4.5 老炼筛选要求
元器件应经过老炼、筛选,确认符合可靠性设计要求后方准安装。
3.3.5 工艺环境的要求
3.3.5.1 环境控制范围
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工作场地和环境,凡影响到产品可靠性、安全性的因素,包括应力环境,均属控制范围。加工件和半成品、成品件的包装、运输、装卸环境,应按工艺要求给予保证。
3.3.5.2 环保要求和认可
工作间要求通风、整洁、光线适宜。对有毒有害的作业,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护措施,并经技安环保部门检查认可。
3.3.5.3 禁止混放要求
各种在制品、原材料、化学药品等,应按不同要求分别摆放在指定位置,不得混杂。
3.3.6 人员责任制要求
3.3.6.1 人员“三定”和持证上岗要求
应严格执行定工种、定岗位、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,不得擅自串岗操作,操作者应持有上岗证。
3.3.6.2 培训和准备要求
应培训操作者,使其熟悉图纸、工艺文件和操作方法,并做好生产前各项准备工作。
3.3.6.3 关键件、关键工序操作、记录要求
对关键件、关键工序,操作者应与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,认真操作,并做好记录。
3.3.6.4 文明生产要求
在生产全过程,应文明生产;工件、产品应精心保管,严防磕碰;图纸和工艺文件应整齐干净,放置有序。
3.3.7 检验与试验要求
3.3.7.1 检验制度要求
在生产过程中,操作者应认真执行首件自检、互检和交验制度。
3.3.7.2 管理监督要求
检验人员和工艺管理人员应经常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,对工艺文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。
3.3.7.3 不合格品管理要求
对不合格的工艺加工及其产品,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隔离、分析和处理,并保证不合格加工不再发生。
3.3.7.4 环境应力筛选要求
应把环境应力筛选列入工艺流程之中,对不同组装等级的产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环境应力筛选,以暴露和消除各种缺陷。应对筛选发生的故障进行记录和分析,数据纳入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。
3.3.7.5 调试与试验要求
应认真按照规程进行模块(电路板)参数调试、分机和整机性能调试、系统联调,详细记录数据;对专项试验和验收试验应周密安排,增加数据记录密度,所有记录资料应纳入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。
3.3.8 工艺信息闭环管理要求
3.3.8.1 建立和运作信息闭环管理系统
应按质量保证体系要求,建立和运行闭环工艺信息管理系统。
3.3.8.2 应用信息提高产品可靠性
应加强原始记录的管理,并输入和运行故障报告、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(FRACAS),以解决工艺缺陷,保证产品的可靠性。
3.3.9 本指南重点强调的要求
为了在工程实际中更好地保证工艺可靠性的实现,应强调本指南各章的详细要求:
a. 装配工艺可靠性设计与管理;
b. 锡焊材料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;
c. 锡焊生产过程的可靠性要求;
d. 装备调试与试验过程的可靠性管理;
e. 工艺可靠性评审要求;
f. 关键件、重要件、关键工序、特种工艺可靠性管理;
工艺可靠性信息管理。
contact us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岭安街2号手机微信号
微信公众号
手机网站